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学习《新十八谈——和谐篇》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时间:2024-11-13 15:50:25
学习《新十八谈——和谐篇》心得体会(精选多篇)[本文共7873字]

第一篇:学习《新十八谈——和谐篇》心得体会

学习《新十八谈——和谐篇》心得体会

直属支部 李春鹏

按照党委对流动党员的要求,认真学习了2014年8月15日《河南日报》刊登的“新十八谈”之和谐篇《和谐发展谱新篇》,并配以何平感言《惠风和畅》的评论文章,解读和阐述了政法机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对此进行了学习,文章立意高远,分析透彻。我结合自己的工作,通过文章的学习,感受颇深。

“形势决定任务,任务源于形势”,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进一步认识到政法机关工作应该坚持“发扬传统、执政爱民”的政策方针,始终要坚持执政为民,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作为一名从事安全生产人员,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于社会和谐的影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是各级党组织及政府各职能部门的重要任务。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投入,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强化监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这一重大突破,把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提到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来分析。

一、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自身的和谐。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与社会的产物。所以,从根本上说,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心得体会 www.)但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因此,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后作出的理性抉择。三是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利之所在,天下趋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所以,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同时,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具体体现。人是社会的主体,各种社会关系是人与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和建立起来的。但是,社会关系一旦被建立起来并被固定化、制度化,就会规范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而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就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四是国家内部系统诸要素的和谐。国家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要素的有机整体。和谐社会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要素之间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首先是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之间的和谐,即要通过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政治和观念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和需要,实现全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其次是国内各地区、各行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也属于国家内部系统诸要素之间和谐的范畴。

二、和谐社会建设,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正处在初级阶段,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近几年来,就加强安全生产和防范事故发生,保持社会稳定,从国家、省、市、县一级政府全面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下发了一系列的重要文件,严肃查处了近期发生的多起重特大事故,出台了加强安全生产的重大政策,加大了安全生产的财政投入,修改了一批安全生产的管理标准,全社会形成了从未有过的人人讲安全、事事落实安全责任的浓厚氛围。但是,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一是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要求职业安全卫生一体化。这一大趋势给我国迅速改变安全卫生状况提出了挑战。世界贸易组织认为:各国劳动安全卫生水平的差异使发达国家在成本价格和贸易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要把人权、环境保护和劳动条件纳入国际贸易范畴,将劳动者权益和安全卫生状况与经济问题挂钩。我们必须适应这一要求。

二是我国整个经济运行及调节机制的转变,客观上会动摇建国以来的职业安全卫生体系。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我国现有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有些会逐步失效。有些会发生“变异”。政府将面临两个“让位”:以政府调控为主,让位给市场调节为主;以政府投资为主,让位给社会、民间投资为主。因此,政府机构将会作较大的改革,政府职能将重新调整,这将对整个职业安全卫生事业的管理带来很大冲击。

三是中国就业市场的供求失衡状况将在一段时间内导致劳动力素质(安全素质)的降低。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及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持续涌向城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劳动力在数量上供大于求,在质量上求大于供的状况难以改变。劳动力素质在一定时期内有下降的趋势。用人单位在选择劳动力时,会出现只讲成本、忽视安全素质的倾向,从业职工整体的安全素质将会降低,“三违”现象将会增多,事故

数量将会上升。

四是我国企业面临着巨大冲击与挑战,使得企业安全管理将进入较为困难的时期。目前不少地方国有企业困难重重,影响安全的老旧设备改造缺乏资金,历史和社会包袱十分沉重,企业步履艰难。大量涌现的民营中小企业安全监督保证体系尚未健全,忽视职工安全操作技能及安全教育的现象比比皆是,安全投入普遍不足,民营中小企业和从事“三来一补”外资企业成为安全事故的多发“产地”,劳务工、农民工成为伤亡的主体。

三、搞好安全生产,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目前,我们面临的安全生产矛盾十分复杂。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一旦达到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个国家就有可能进入黄金发展期,但也是安全生产矛盾的凸显期。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些矛盾,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认真地处理好这些矛盾,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此指导思想下,我们应确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安全生产管理的新思路:坚持“关口前移”,强化政府对安全生产预防性的综合管理职能;强调人、机器、环境的有机统一;加强安全生产的法制建设;推行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全社会的重大事故隐患评估、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协调和处理系统;强化培训、宣传教育体系。否则,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只会停留在经验式、被动式、救火式和亡羊补牢的境地。

第二篇:新十八谈之和谐篇心得体会

学习《加快领导方式转变,推进中原经济区

建设新十八谈.和谐篇》心得体会

……此处隐藏2829个字……地学习新知识,在教学生做到精益求精,在生活上做学生朋友和亲人……为中原教育事业增砖添瓦。

第四篇:新十八谈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新十八谈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直属支部 龚焕芝

一、对新十八谈教育篇的认识

“中原崛起教育为基”,这是中原教育改革之于中原崛起历史重托的期盼,是改革发展到现阶段历史必然。伴随着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基础教育要谋划好转变、改革、发展这三篇文章,其关键就在于学校领导方式的转变,学生接受新知识方式的改变。从大学毕业工作已经快两年了,深深感到知识在工作于生活中的重要性,知识改变命运,经典之语!但是,有些时候,却用不正确的方式来认识对于我们很重要的朋友--知识。

1、学校要转变办学理念,变单一为多元。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基础教育陷入考试的怪圈不能自拔,学校的工作几乎都放在单一目标—升学率上,放在培养部分尖子生上,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发展需求。导致诸多问题随之而来:盲目追求规模效应、生源恶性竞争、师生比例失调等等。新时期,基础教育要回归本原,学校领导必须革新旧的传统观念,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把升学教育、生命教育、公民教育、多元发展作为办学的目标追求,为中原崛起奠定多层次人才基础。

2、要转变管理理念,变“强制管理”为“文化管理”。传统的管理模式重管理管制轻梳理,重监控轻信任、重命令轻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制约了人的发展和主动参与的热情。新时期,学校要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学校新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用学校目标影响师生的价值选择和人文境界,以共同愿景凝聚师生集体智慧,使师生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充分发挥主人翁责任感,激发创新活力,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3、要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变“强压灌输”为“启发诱导”。要改变因循守旧的教育方式,实现真正教育改革,首要的阵地在课堂。时代的发展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从灌输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变为启发式、探究式的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教学。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彻底摒弃补课行为,给学生留出时间可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创性思维,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4、要准确定位发展,变规模发展为师生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近些年来,有些学校盲目追求规模效应,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忽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生(更多请搜索WWw.)活幸福,学校内涵得不到提升,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学校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和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关心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责任和效率的平衡。

二、结合实际,扎实推动学习工作

1、结合学院实际,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坚定了发展的信念,创新了发展的理念,明确了发展的思路,把握了发展的规律。

2、能够学习是多么的幸福,社会、家庭为求知者创造了这么优越的学习环境,广大莘莘学子要把握好机会,珍惜青春,努力学习有用的科学知识,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能量!

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新十八谈的其余篇章,切实领会精神实质,提高个人内涵素质,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紧跟时代的发展,做新时期的积极一份子!

第五篇:学习《新十八谈·廉政篇》心得体会

学习《新十八谈·廉政篇》有感

7月25日,河南日报头版刊登了加快领导方式转变、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十八谈廉政篇《清风浩然正气根》,同时配发了何平的评论文章《清正廉洁》。通过多次深入细致的研读,我深受触动,对廉政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结合实际工作,感想颇多。

一、必须要勤于学习,坚定信念。加强学习是党员保持清正廉洁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不学习,思想就容易庸俗化,修养就难以提高,就难以把握正确的政治界限和是非界限。一个不讲学习的党员,不可能做到政治上清醒,也不可能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只有注意加强学习,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真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保持清正廉洁,需要不断提高思想境界,自觉抵制灯红酒绿的诱惑。 从近些年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一些党员干部违法违纪,堕落为腐败分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上放松了警惕,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片面追求物质享受,抵挡不住消极腐败现象的侵蚀。这从反面警醒我们,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既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又要

-1-

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到不为私利所用,不为金钱所用,不为享乐所惑。要坚持做到“好读书,读好书”。读一些有关廉政教育的书籍、事迹、案例等,多思所想并写出心得体会。通过好读书读好书,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此来抵制诱惑,防微杜渐。

二、必须要接受监督,坚持原则。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党员要保持清正廉洁,必须自觉接受监督,包括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等。应正确认识和对待监督,把它看作组织和别人对自己的爱护与帮助,在自觉接受监督中改进不足。共产党员作为先进分子,仅仅做到洁身自好、独善其身是不够的,还应当坚持原则、激浊扬清,敢于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应克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和怕得罪人的好人主义等思想,树立“监督是治病,监督是救人,监督是负责任”的观念,切实担负起监督的责任,通过强化监督,使清正廉洁在党内蔚然成风,使党员队伍牢固树立起先进性形象。只有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时,才能“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时刻牢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抓”,这是一条锤不烂、颠不破的真理,时刻警示着我们当各种诱惑来临时,一定要“头悬斩贪之剑,身缚束欲之索”,

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原则,抵制住诱惑,做一名清正廉洁、遵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

三、必须要率先垂范,廉洁奉公。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社会大背景下,市场经济趋利性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不断充斥人们的思想,相比老一代领导干部,我们在各个方面的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越是在这种形势下,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保持廉洁奉公的作风,越要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越要认识到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稍有不慎,就可能犯错误、栽跟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就更加要求我们杜绝腐败,保持廉洁。坚持做到从严自律,管住自己,率先垂范。古往今来贪腐者从不缺钱,缺的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缺的是坦坦荡荡,浩然正气;缺的是廉、耻,廉洁才能知耻。只有清廉的人生,踏踏实实的人生,才能活出坦然,清廉者,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心里坦然,脚下踏实。许多铸成大错的领导干部,在反省自己一步步走向堕落罪恶的过程时,大都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便宜、小动作、小利益开始,诱发他们私欲膨胀,不顾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原则,心存侥幸,降低了标准,放松了的要求,逐步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防微杜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切能够做

的事情做起,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

《学习《新十八谈——和谐篇》心得体会(精选多篇)[本文共787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