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儿科管理制度(新版多篇)

时间:2025-02-11 08:53:31
儿科管理制度(新版多篇)

[引言]儿科管理制度(新版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儿科管理制度 篇一

一、各级医务人员职责

儿科主任医师

1、在科室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和理论提高工作。

2、每周查房2-3次,亲自参加并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和诊治,特殊疑难病的会诊和死亡病例的讨论,遇到重大或特殊疑难病,负责协调相关科室共同进行处理和解决。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检查下级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

4、担任临床教学和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的培训工作,根据自己专业对本科主治医师、进修生、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5、每周最少出专家门诊2-3次。

6、运用国内、国外先进的医学理论和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提高医疗质量,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参加事故差错分析会,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8、在管理病房期间,每日进行对出院病例进行最后审查,并审签出院病历。

儿科副主任医师

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儿科主治医师

1、在科主任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工作。

2、按科室要求,每日带领住院医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查房,具体帮助和指导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及特殊诊疗技术操作。

3、掌握病区的伤病员的病情变化,对新入、疑难、危重、死亡伤病员和发生的医疗纠纷、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请示报告。

4、经常检查本科的医疗护理质量,督促医师、护士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严防事故差错。

5、检查和指导下级医生的病历书写,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伤病员出院、转科、审签出院病历,特殊检查申请单,贵重和毒、麻药品的处方。

6、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和值班、门诊、会诊、出诊等工作。

7、担任临床教学、指导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临床工作,定期组织进修医生、实习医师,结合病例进行专科基本理论知识学习。

8、组织本组住院医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学习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9、经常督促检查本科病房内外的清洁卫生,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工作。

儿科住院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主治医师领导下,协助科主任做好科内各项业务和日常医疗行政管理工作。

2、儿科住院总医生实行二十四小时负责制,直接传达科室主院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的学习及医疗工作,带头执行并检查督促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3、负责组织和参加科内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抢救和治疗工作。带领下级医师做好下午、晚间查房和巡视工作。主治医师不在时代理主治医师工作,检查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病例及医疗文件。

4、每日晨安排和调整病区床位,向门诊挂号处通知空余床位数,每日登记全科出入院患儿人数,督促一线医生报疫卡,每月统计全科出入院患儿人数及各种指标并向科主任汇报。

5、按时参加医院住院总医生例会,组织病房出院及死亡病例讨论,做好病死率、治愈率、院内感染率、病床周转率、病床利用率及医疗事故、差错登记、统计、报告工作。

6、负责每周及节假日医生组的排班,安排对进修医师的讲课及实习医师的带教。

儿科住院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的指导下工作,分管病床,具体负责患儿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新毕业的医师实行三年二十四小时负责制。

2、对新入院患儿在二十四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和首次病程记录。每日定时查房,随时做好病程记录,对手术后和危重病员应加强巡视,积极抢救,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下班前应将危重病员情况向值班医师交班。

3、随同上级医师查房,做好查房前的准备,报告病情,记录上级医师指示,经上级医师同意,做好出院、转科工作。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事故差错。

5、参加临床教学,指导实习医师的诊疗和技术操作。修改和审签其书写的医疗文件,有经验的医师,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可指导进修医师工作。

6、认真学习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7、随时了解患儿思想、生活情况,征求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进行住院规则和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患儿及其家长的思想工作。

儿科值班医师职责

1、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按时交接班,施行床头交接班,具体负责当日全科所有住院患儿的临时处置、病区医疗和事故安全。

原出处所有。

2、按科室规定具体负责当日新入患儿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如当日主管医生在位,并已经对该患儿进行处理,值班医生可以免接诊,但必须了解该患儿的病情及处理情况。

3、对新入院病人在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不定期巡视病房,病情有特殊变化患儿,及时处理并随时做好病程记录,如自己处理有困难,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4、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病情,记录上级医师指示,经上级医师同意,做好诊断、治疗或会诊、转科等工作。

5、认真如实书写交班记录,对患特殊疾病、应用特殊药物、做特殊检查及值班任的指示,管理住期间病情有特殊变化患儿,均有详细记录,次日口头告知主管医生和接班医生。

6、保持医生办公室及值班室的环境卫生,在值班期间不得接待与工作无关人员,不得看电视或在电话聊天。

7、值班期间在二线医生不在位的情况下,不得离开病房,科室间会诊由住院总医生或二线医生负责。

儿科实习医师

1、在上级领导和医师指导下进行临床实习,参加门诊、急诊和值班。

2、树立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的思想,不断改进服务态度和医疗作风,努力完成实习计划,定期接受考核。

3、在上级医师和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分管一定数量的病床,参加诊疗和护理工作。二十四小时内完成入院病历书写及首次病程记录。对所管病人要深入了解病情和思想变化,写好病程记录。对危重病人和病情恶化者,应迅速报告上级医师。

4、随同住院医师查房,向上级医师报告新入院病人的病史,体检及各项检查结果,其他病人做重点报告。

5、在上级医师的分配和指导下,进行一定的技术 ……此处隐藏2951个字……接、登记、签名。

3、库房内的'物品应放置整齐、有序,妥善保管,防止受潮霉烂等。

4、贵重医疗器械要由专人保管,写出使用注意事项,定期维修保养,保证性能良好,无丢失、无损坏、无腐蚀、无霉烂变质,保管者调换时办好交接手续,建立使用登记卡。

5、病房内的被服私人一律不得借用,其它物品借用须写借条。

6、个人损坏医疗器材时,应有责任者填写损坏报告单,根据情节酌情进行赔偿。

五、儿科门急诊医生工作制度

1、按时上班,急诊医生按时接班,不允许私自调班。

3、急诊抢救制度

重危病人进入抢救室后,由急诊医生负责抢救。

⑴急诊抢救请示制度:急诊接诊医生在立即指挥护士抢救病人的同时,让护理人员报告住院总医师和门诊主治医师;若门诊主治医生不在位,住院总医师到场看过病人后,要报告当天的听班医生;重大抢救要报告门诊组长,组长未到位时,可越级报告科主任。抢救病人期间,二线医生不能离开。

⑵急诊抢救会诊制度:在抢救过程中,应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考虑中毒性菌痢要请传染科会诊;先天性心脏病或先心病术后要请心外科会诊;腹痛剧烈者请普外科会诊;呼吸衰竭者请⑶急诊抢救记录制度:小病历上记录抢救时间,病危通知和签名。抢救过程记录在急诊抢救特护记录本上;要特别注意生命指征的检测(瞳孔、T、P、R、BP)

4、接诊制度

⑴患者第3次就诊仍不能确诊或虽确诊但治疗无效者,应转给专家诊治。

⑵疑难或慢性病患者首诊后应转给相应的主治医生或专家诊治。

⑶特殊疑难病例积极使用远程会诊。

5、用药制度

⑴减少病人费用,不能开大处方,不能开和治疗无关的药物;注意用药安全,详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

⑵3岁以下幼儿禁止长期肌肉注射药物,原则上不超过3天。

⑶不要流失有签名和盖章的空白处方,以免被人利用。

6、检查制度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检查项目,如果需要检查应做对诊断和治疗有帮助的,宜做适合儿童者,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原则上要查病毒系列、支原体培养和PPD;营养性疾病患者要查微量元素;再发性腹痛患者要查腹部B超、胃电图和幽门螺杆菌;心理行为疾病要做脑电生物反馈测试和治疗。

7、及时详细地填报疫卡;对于新发现的结核病和可疑结核病患者,要同时填写《肺结核可疑者、肺结核病人转诊单》,让病人到指定的肺结核病门诊就诊。

8、历书写要求

要求写明就诊时间和科别,初诊病人要求写主诉、现病史和既往史,记录查体和特殊检查结果,要有初步诊断、治疗方案和签名;要求字迹清楚,用医学术语。

9、住院制度

⑴对病情需要住院的患者,建议其住院,家长不愿住院时,写明“拒绝住院”;

⑵对家长要求住院治疗的患者,尽力满足要求;

⑶危重病人收住院要有医生和护士陪送,并对家长说明中途可能出现的危险;本校院

的危重病人不能耽误,需要住院的要及时办理住院手续。

麻醉科插管。

儿科规章制度

一:全体医务人员必须按时上下班,有事有病请假,工作未完成或接班医师未到不能下班)。

二:认真查房,耐心向病儿家长解释病情及回答相关问题。

三:新收病人必须于5分钟内有人负责接待,安排床位(不能冷落病人,重症患儿必须立即通知医生组织救治)。

四:在输液前或输液过程中发现液体浑浊,沉淀,有异物或患儿不适出现皮疹和其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报告当班医生及时作出处理,并保留所输液体和器械。

五:患儿病情发生较大变化,如严重输液,输血反应,过敏或原有病情加重,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上级医师、科主任必须及时处理,重大情况向医务科及院长汇报。

六:发生医疗投诉,纠纷,当班医师须及时进行初步解释,若病儿家长不满意或问题较为严重应及时报告科主任,科主任必须尽快到达处理,必要时向医务科及院长汇报。

七:急诊就诊病人,不论轻重应给予接诊,不得推诿,危急、重症患儿应立即给予抢救,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八、门诊留观正在输液或肌注的患儿若发生病情变化,如输液反应、过敏,门诊急诊医生必须及时处理,不得要求家人重新挂号。

九:病房值班医师应认真巡房,每次值班至少三次(夜班接班后,睡前,早上交接班前),并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危重病儿应坚持床头接班。

十:负责带教工作的医师必须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查房和组织病例讨论,指导学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并由夜班医师监督实习医生的夜间坐班签到。

儿科管理制度 篇二

一、规范临床医疗质量检查程序及职责,保证临床医疗过程的安全、有效。

二、由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负责本科室的科内医疗质量检查、计划的实施。

三、由上级医师负责本科内下级医生的日常临床医疗质量过程控制。

四、科主任、主治医师及时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对下级医师做出的诊断和治疗提出指导和修改意见,审签出(转)院病历。

五、主治医师、护士长要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六、科主任要督促各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技术操作规程,按照国家卫生部的`有关技术操作常规与规程,以及高等医学院教科书编印的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七、科主任和质控员按照《科室医疗质量考核评分表》,每个月对本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反馈、总结、改进。

八、主治医师负责项目病历的检查、统计、审阅工作,李俊华负责单病种病例的检查、统计、报表工作,卢星负责临床路径病例的执行、完成及报表工作,科主任监督检查、落实、及实施情况。

九、病例书写标准:按照卫生部印发的《病例书写规范》执行。

十、主班(值班)医师审阅前一天住院病人的化验结果,如有异常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并及时交班。

十一、定期组织学习规章、职责及各种操作规程和专业基础知识。

十二、对质量观念弱者要强化教育。

十三、医疗质量主要标准与指标

1.医疗质量主要标准

(1)诊断质量标准正确性:确诊要符合诊断要点,病史、体征、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具有特性,拟诊要基本符合诊断要点。诊断性治疗。全面性:主病,并发症,伴发症依次列出:诊断疾病名称以国际疾病为准。及时性:对急、危、应力争在24小时内确诊,疑难复杂病症应及时组织科内会诊,需要其他科室会诊要及时和书面记录,必要时请示分管院长组织全院会诊或及时转入上级医院。

(2)疗效判别标准治愈:病人症状消失,器官功能恢复正常。好转:病人症状好转,器官功能明显好转。

2.护理质量标准按照国家卫生部护理质量评定标准执行。

十四.强化并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儿科管理制度(新版多篇)范文。

《儿科管理制度(新版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