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西递宏村导游词讲解

时间:2025-03-30 08:53:43
西递宏村导游词讲解

【导语】西递宏村导游词讲解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西递宏村导游词讲解1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来到黟县的西递参观、游览。我是安徽旅行社的王萍(兵),很高兴担任大家今天的导游。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西递村,它始建于北宋,有950多年的历史了。整个村落呈船型,四面环山,三条溪流穿村而过。矗立在村头的这座青石牌坊,叫胡文光刺史坊,建于明万历六年,高12.3米,宽9.8米,四柱五楼,结构精巧,峥嵘巍峨。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宅院都很富丽雅致。如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书香四溢,厅堂中的对联写到:“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这都彰显了儒商的本色。大夫第是朝列大夫胡文照的故居。临街悬空挑出一座小巧玲珑的亭阁式建筑,飞檐翘角,典雅别致。原本用于观景,现为抛绣球的绣楼了。桃李园建于清咸丰年间,分为前中后三进。第三进相当高雅,门额上有“桃花园里人家”石刻,厢房上有草书《醉翁亭记》的木雕,墙上漏窗雕有冰梅图,处处显现儒雅之风。

离开西递,我们又来到了宏村。它始建于南宋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建筑史上一大奇观。村北的雷岗山为牛的头,村口的2棵古树是牛角,错落有致的民居为牛身,人工水圳为牛肠,月沼为牛胃,南湖为牛肚,村旁的四座桥为牛腿,整个村落就像一头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间。

履福堂是清代大收藏家胡积堂的故居,为三层楼房,履福堂中左边的陈设,悬挂回壁的楹联,画轴,给整个民居增添上一个古老,典雅的光环。进入后堂,有一用于扇风的板扇悬于半空,一扯动绳子,板扇即轻轻来回摆动,可以想象,当时主人是何等悠闲自在!再看天井两旁各有十二扇门,雕刻了花草、飞禽、走兽,在每扇门中段各雕了一则孝义故事,合起来是一幅《二十四孝图》。

20__年11月,西递作为皖南古村落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村、5A级旅游景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

今天的旅游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以利改进我们的工作。欢迎再次光临!

西递宏村导游词讲解2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蔡导,请跟随我的脚步来游玩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宏村,是今天的第一个景点。大家知道宏村的历史吗?对,宏村是从明清时期发展出来的,至今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经过了岁月的洗礼。看呀,我们只要一进入村里,走在像迷宫一样的石板路上,就可以发现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股清澈的河水流过,随处可见人们淘米洗菜的身影。在现代,建造这样的水利工程十分容易,但在古代水利工程并不发达,可居然把宏村的水流系统设计得天衣无缝,科学合理,没有一滴水流出外界,都得到了合理的应用,这可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不是吗?大家再抬头看一下,这里的建筑白墙黑瓦,是具有特色的明清建筑,有的是木头作为建筑材料,高大坚固,任凭风吹雨打,始终屹立在自己的土地上,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啊!

游完了宏村,接下来我将会带你们去一个风景优美,年代悠久的一座规模更大的另一个古村路,就是——西递。

西递是照着一头牛来建造的,看啊,这是日月湖,虽然面积不太大,却是完完全全模仿西湖建造的,湖中种着荷花,荷花已经长出了莲蓬,犹如湖中央有一个绿色岛;四周种着柳树,仿佛为日月湖戴上了一层薄薄的碧绿纱巾,让大家会有“四面荷花三面柳”的感觉。还有,因为日月湖是模仿西湖建造的,所以有着“黄山脚下的西湖”的美誉,这也是一整头牛的“牛肚”。走过湖就是房屋,高高低低的房屋组成了丰满的牛肚和强健有力的牛蹄。可以发现这些房屋虽然大部分都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可还是一如既往的那么坚固,而且大部分都是由木头建成的。望前面,大家看到了什么?对,是两株年迈的古木,已经有一千多岁了,它们是作为牛角。望后看一下,知道牛尾巴是什么吗?猜不出来吗?就是你们看到的虽然没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气势,但却挺拔俊秀,别有一番情趣的雷冈山呀!

现在是自由游览时间,请注意除了美好的品德什么也别留下,也希望西递宏村的美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间!

西递宏村导游词讲解3

各位游客:你们好!(自我介绍后)欢迎你们来到西递参观游览。

西递坐落于皖南黟县境内,以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精湛超群的徽派明清民居、朴实纯美的民俗风情闻名。西递380余幢民居中明清时期的有224幢,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24幢,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世界上保护最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

西递与同县的宏村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全国5A级旅游区,20__年11月30日,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作为“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传统建筑的典型作品,人和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____年荣获中央电视台“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称号。“要了解中国古代宫廷建筑,请到北京故宫去;要了解中国古代民间建筑,请到古黟西递来!”

西递名称由来(停车场到走马楼)

西递原名西川,又名西溪,取村中前边溪、后边溪、社屋溪3条溪水东向西流之意。后因村西3里处设有徽州府的“铺递所”递送邮件而改称西递。古徽州人在村落选址时十分讲究建筑风水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西递胡氏的先祖就是发现西递山形有“天马涌泉之胜,犀牛望月之奇”,并根据风水学中“东水西流,其地主富”的观点,选定两递为胡氏安身立命的生存之地。

走马楼

村头的长廊庭院叫凌云阁,俗称走马楼,建于清乾隆丁未年(1787年)。当时,西递村江南六大首富之一、正三品通议大夫胡贯三为了迎接自己的亲家——一品官员、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元老曹振镛耗巨资兴建。曹振镛是歙县雄村人,太子太傅,军机大臣,在嘉庆皇帝出外巡视时曾代君执政3个月。曹振镛至此,登楼远眺,心旷神怡,赞不绝口,不禁说道,我女儿能嫁到这么美、这么好的地方,真是前世有福啊!此楼又长又宽敞,连马都可以在上面走呢。因此,后人又称凌云阁为走马楼,也叫跑马楼。

以前,这儿曲径通幽,建筑与景物皆佳,但是在“__”时期被毁。后来按“修旧如旧”的原则予以修复。跑马楼分两层,飞檐翘角、古朴典雅。楼上建有美人靠,登楼远眺,可看见西递风光秀丽,景色宜人。

(当年,胡贯三在捐资修建歙县河西桥时,结识了一位家境贫寒但很有才华的文人曹文埴,也就是曹振镛的父亲,胡贯三大力资助他进京殿试,曹文埴不负所望,一举高中第二甲第一名,官拜一品户部尚书,曹文埴深感资助之恩,临终留下遗训,嘱托要厚报明经胡氏。曹振镛遵从父命,将自己最宠爱的女儿嫁给了胡贯三的小儿子胡元熙为妻,与胡贯三结成了儿女亲家。清朝乾隆五十三年,即1788年,曹振镛返省亲之际,专程来西递会晤亲家。)

西递选址和布局(走马楼至牌楼)

……此处隐藏9468个字……然是封建帝王,但他善于纳谏,采取了“安人理国”的根本方针和“抚民以静”的施政方略,不愧为一代“有道明君”。

西递与李世民颇有渊源。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李世民十二世孙唐昭宗李晔之子,唐天佑元年(公元920__年),梁王朱温兵变,胁迫昭宗从长安迁都洛阳,途中皇后产下皇子。昭宗知道此去洛阳凶多吉少,嘱托近侍郎胡三将皇子带回家乡徽州婺源,孩子改姓胡,取名昌翼。公元920__年,朱温篡位,自立梁朝,昭宗一家300余人除昌翼逃走外全部被杀尽。五代时,昌翼考中后唐明经科进士,自称明经胡氏。但是他得知家世后就终生不愿做官,隐居民间。明经胡氏代代相传,所以历史上有“真李假胡”和“义祖大于始祖”的说法。北宋庆历年间(1047年),明经公的五世孙胡仕良看中西递这块风水宝地,于北宋皇佑年间(1049年)全家迁到这里。

结语

西递兴衰都离不开徽商、徽学与徽文化。西递起源于北宋,明清时徽商的崛起为西递的辉煌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史料记载,清朝雍正、乾隆年间,西递大兴土木,建有书院、祠堂、文昌阁、魁星楼、庙宇等40多幢,住宅1千多幢,还有99条巷子,90多口水井,人口1万?五百多人,以至于有“三千烟灶三千丁”之说(封建社会只有成年男性才可以称为“丁”,“丁”中不含女性和异族)。西递的版图在那时达到最高值,总面积是现在的3倍多。

但是西递的衰落同样如此,考察其衰落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前两点是客观原因,一是清末咸丰同治年间,徽州十年战乱的打击;二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徽商经营的手工业品敌不过外商机器生产的商品,国内买办阶级勾结官绅也成为了徽商的劲敌;同时道光王朝取消了盐业专卖制度,给经济主体是盐业的徽商带来重大损失。第三点是徽商自身的主观原因。在内忧外患的时局下,徽商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极少把资本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去,而有的商帮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如宁波商帮在近代欧美轮船侵入我国以后,停止传统的沙船贩运业,转而经营轮船航运业,甚至组成航运集团获取利润。而徽商却未能与时俱进,仍然在传统行业中苟延残喘,最后只能被历史所淘汰。

但是,先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值得我们保护、学习和传承,有形的物质财富体现于众多的古建筑等实物遗存中,无形精神财富体现在徽商的诚信、重视教育、重义轻利、坚忍不拔、造福乡里的“徽骆驼”精神中。当然,我们也要吸取徽商衰落的教训,做到与时俱进、积极进取,不被历史所淘汰。

愉快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在这里我就要和各位告别了,很感谢一路来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祝大家万事如意!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们黟县还有很多景点……有时间大家不妨多走走、多看看,去领略黟山文化的无穷魅力!

西递宏村导游词讲解4

西递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村落面积12.96公顷。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

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西递村被世人称为明、清古建博物馆。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西递村被国家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单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报,并通过了专家评估考察。20__年11月30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西递宏村导游词讲解5

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西递村,是黄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她地理位置适中,位于安徽省南部,黟县城东九公里,北枕黄山,南眺白岳,东邻国家历史名城古歙,西通九华山、太平湖,相距黄山大门只有38公里,离黄山机场54公里,黄山火车站52公里,离遗产地宏村、迷宫式村落南屏、舒秀文故里屏山仅十几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她群峰连绵,风光秀丽,至今仍然保留着明清古民居300余幢,其中保存古朴完整的还有124幢,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西递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朴村落。她奠基于北就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初的康熙、雍正时期,距今已有九百六十余年历史;她原名西川,又称西溪,乃取村中三条溪水东向西流之意,后因村之三华里处为徽州府西古驿过道,设有“铺递所”而改称西递;村中村民大多姓胡,远祖是唐太宗李世民。其十二代孙子唐昭宗因朱温叛乱被杀,只剩下幼子由义祖胡三公带往徽州府婺源考水(婺源县现隶属江西省),取名胡昌翼,直到他考取后唐明经科进士,才告知身世。昌翼公从此放弃功名,潜居考水研究经学,并教诲儿孙不得复宗重新姓李,以示感恩铭德。其第五代孙子胡仕良,因公赴金陵(南京),途经西递铺,深爱了这块山形水势的风水宝地,故于1047年举家迁来西递居住,从此代代繁衍生息下来,迄今胡氏儿孙已传至三十六代,故历史上就有“真李假胡”之说和“明经胡氏”之称。

西递村是一个古朴典雅,底蕴深厚的古村落。她既有古徽州精湛的“三雕”建筑艺术,又有浓郁内涵的人文景观,从而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徽州地域文化的显著持征。村前矗立明万历陆年胡文光刺史牌楼,全用本地黑色[黟县青]建成,雕琢精绝,巍峨高耸,为我国石坊建筑中之瑰宝。漫步村中,随处可见那粉墙青瓦,鳞次栉比,青石铺路,巷贯街连,镶嵌漏窗,镂空门罩和那层层叠叠的飞檐翘角,突兀多资的马头墙。民宅厅堂雕梁画栋,描金飞彩,拦板斗拱,窗扇、菱花门全是精美细做的木雕佳品。天花板上饰有绚丽的彩绘,厢房板壁配有典雅的书画。厅堂挂有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古楹联,不仅予人以美学之享受且晓人以处世哲理。还有那具有徽派特色的前庭后院。全都缀以花坛水池,隔以低墙漏窗,饰以砖石雕刻,植以花木盆景,真是一派绚丽多姿,琳琅满目!目前,整理开放的有凌云阁、胡文光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弟、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笃敬堂、仰高堂、尚德堂、枕石小筑、?仁堂、追慕堂等特色民居古建筑。

历史悠久,古朴典雅风光秀丽的西递村20__年11月30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__年6月26日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__年11月27日被批准为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村;20__年10月荣登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和全国文明村镇之榜;20__年5月5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__、朱?基、李瑞环、乔石、钱其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了西递。多年来,被许多专家学者誉为:“我们终于找到了中国古代和现代历史的衔接点”“西递是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人类古代文明的见证,传统特色建筑的典型作品,人与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西递宏村导游词讲解范文。

《西递宏村导游词讲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