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1到6年级的口语交际 Microsoft Word 文档【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口语交际 到民间采风去 篇一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到民间采风去
精彩开篇词
民风、民俗,洋溢着祖祖辈辈流传的故事和神话,是祖辈生活的写照,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传承,更待了解。走进去,了解她,就会迷恋她,热爱她。学习目标
1、通过民间采风活动,了解农村民间文化,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2、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培养听说能力和探究意识,同时提高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运用美术、音乐、劳技、计算机等多门学科知识收集整理民间文化,批判继承民间文化,提高综合素养。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分组合作:可以分为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小组、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风土乡情摄制小组等,并要求各小组根据采风的内容的不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准备相应的设备,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作好充分的准备。
2、各小组分头利用课余时间走村串巷到民间采风,并做好相关记录。
3、民间故事收集小组将收集整理出来的优秀民间故事制作成手抄报,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将采集的谚语警句归类编辑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制作成果展示板,风土乡情小组拍摄制作“乡土风情”录像片。
教师准备
设计活动内容,制作课件,指导学生整理资料、展示、总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农村的民间文化的蕴藏量是很丰富的,许许多多的山岭、河流、古建筑、历史人物都附着美妙的传说,饱经风霜的老人普普通通的话语里却蕴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农村那美丽的田园风光一直为文人所称颂,民风民俗、乡音乡情是历代不朽的绝唱,那些优美的民间传说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谚语警句经久不衰,今天,让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去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让我们一起到民间去采风。
二、课堂展示—交流与探究
(一)家乡素描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的家乡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有什么特色?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形容你的家乡的?你的家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哪些有影响的人物?请查阅地方志,或者向身边的亲友进行调查访问,然后对材料进行整理,向班上同学说说你家乡的事。
(二)认识方言 ▲中国的七大方言:
1、北方方言(北方话)——北京话为标准语;
2、吴方言(江浙话)——苏州话为标准语,今多以上海话为其代表; 3.闽方言(福建话)——厦门话为标准语; 4.湘方言(湖南话)——长沙话为标准语; 5.赣方言(江西话)——南昌话为标准语; 6.客家方言(客家话)——梅县话为标准语; 7.粤方言(广东话)——广州话为标准语。
▲编词条
走出学校,去田间、街头巷尾倾听人们的谈话,注意他们使用的鲜活的、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搜集广泛流传的当地民歌、民谣、笑话(要求内容健康),在班上与同学交流;然后选出几个你认为有代表性的方言词语,仿照《现代汉语词典》词语注释的条例,编写几个方言词条。
(三)节日探源
▲春节
日期: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隆重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就是春节了。风俗习惯:春节,我国城乡张灯结彩,常举行一系列喜庆活动,如放鞭炮、贴春联、贴年画、舞龙、舞狮、吃年糕等。大年初一早晨人们相见,总要以“恭贺新禧”、“祝君如意”等来互相祝福。
起源: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人们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逐渐形成了庆祝岁首的风俗。春节的命名始于1913年。当时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先生向袁世凯提出一个《定四时节假呈》,“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夏节”、“秋节”、“冬节”则没有放假休息。这一制度一直沿用下来。▲清明节
日期:公历4月5日左右。风俗习惯:拜祭祖先。
起源:关于此节日缘何而起,历来众说纷纭。较为普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相传春秋时,帮助晋文公复国的大臣介子推功成身退,隐居绵山。为迫使他出山做官,晋文公于清明前夕焚山烧林,不料介子推宁愿抱树焚身,也不愿从命。文公伤心之至,决定把绵山封给他,称为“介山”,还规定每到介子推被烧那天,禁火3天,不吃烟火食。从此,清明前夕便有了“寒食节”,寒食活动一直延续到清明日。▲端午节
日期:农历五月初五。
风俗习惯:吃粽子——在五月初五这天,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起源: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中秋节
日期:农历八月十五。
风俗习惯:赏月、吃月饼。
起源: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重阳节
日期:农历九月初九。
风俗习惯:出游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
起源: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访遍名山高川,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 ……此处隐藏13254个字……,也可以是发生在身边的新鲜事。
5、交流关于生命的学习收获(P95)
(1)可以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2)可以说说身边热爱生命的故事;
(3)可以说说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6、交流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的了解和感受。(P116)
(1)可以说说对田园风光的感受、体验;
(2)可以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3)可以谈谈活动过程中的见闻或趣事等。
7、《我敬佩的一个人》(P135)
选择身边的一个人,通过具体事例,夸夸他们执着追求的精神。
8、《向你推荐一本书》(P159)
(1)可以说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2)可以谈谈这本书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或几个部分;
(3)可以说说读了这本书的感想。
五年级上册
1、“我爱阅读”(P17)
(1)说说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
(2)交流采访身边爱读书的人的经过和体会;
(3)围绕“开卷是否有益”展开辩论。
2、策划一次“浓浓的乡情”主题活动(P36)
确定时间、地点,讨论:表演哪些节目,谁表演,怎样表演更精彩,列出节目表,准备后活动。
3、《我是“小小推销员”》(P53)
向别人介绍一种产品(外观、规格、用途、用法),并试着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4、“生活的启示”(P72)
(1)或选择生活中的一件曾给你启发的事,说说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2)或选择一句对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自己的座右铭),说说你的理解,再联系实际通过事例说说它对你的启发;
(3)或选择一幅漫画和同学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5、(综合性学习活动,没有口语交际)
6、《父母的爱》(P110)
先对文中提供的三则生活小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再把自己与父母之 间发生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谈谈看法。
7、演讲:“不忘国耻,振兴中华“(P132)
先搜集资料,再列一个简单的提纲(主要表达什么,从哪几方面讲,用 哪些事例),组织好语言,当众演讲。
8、《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P152)
选一部印象最深的革命影视作品推荐给大家,讲清影视作品的名称,主要讲谁的什么事,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情节,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想。
9、“交流平台“(P154):你心中的毛泽东是什么样的?
小结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收获。
五年级下册
1、策划一次与远方小学生“手拉手“活动(P18)
先商量通过哪些方式与远方的小学生建立联系?取得联系后开展哪些活动?可以为对方做哪些有益的事?然后给远方小学生写信。
2、《难忘童年》(P43)
说说自己在童年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说清楚,说具体。
3、《劝说》(P63)
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需劝说的情况,说说你打算对什么事进行劝说,再商量一下怎样劝说更有效,小组交流后模拟表演,再评一评谁的劝说效果好,为什么好。
4、选一件令你感动、使你难忘的事讲给同学听(P87)
要充满感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让听的人被你的故事所打动。
5、《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P111)
演演本组(第五单元:中国古典名著之旅)中的课本剧。
6、(综合性学习活动,没有口语交际)
7、讲人物故事(P146)
课本内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都可以。
8、《聊聊热门话题》(P165)
(1)聊聊最近大家关注的大事小事;
(2)可以叙述看到的或听到的事情,把过程说清楚;
(3)也可以谈谈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把理由说充分。
六年级上册
1、(三选一)(P14)
(1)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的一员,融入自己的感受,说一说。
(2)走进音响世界,选择生活中的几种音响或听音响录音,发挥想象进行说话。
(3)回顾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祖国在我心中”学习汇报会(P35)
演讲、朗诵诗歌散文、讲故事等多种形式。
3、《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P55)
有人说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有人认为生活中需要“善意的谎言”,就这个问题展开一次辩论。
辩论前先确定自己是持反对还是赞成的观点,辩论时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并针对对方发言中的漏洞进行反驳,辩论后总结。
4、《珍惜资源》(P71)
结合生活实际和掌握的资料,就主题跟同学交流:珍惜资源的重要性,应该怎样珍惜资源,你是怎么做的,哪里做得不够,提出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的办法。
5、《留在心里的印象》(P95)
想一想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说一说第一次相见时的情景和他留给你的印象,还可以说说后来相处中发生的事,以及你对他印象的变化。
6、(综合性学习活动,没有口语交际)
7、(二选一)(P132)
(1)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动物的故事,让同学从你的描述中体会到故事中动物的情感,加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2)模拟对话:怎样说服爸爸不去打鸟?
生活中遇到伤害动物的事,该怎么办?
8、《身边的艺术》(P149)(谈谈身边的艺术)
(1)可以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舞蹈、剪纸、编织„„);(2)可以介绍一件艺术品(一幅画、一首歌、一件工艺品„„);(3)可以讲讲跟艺术有关的故事。
六年级下册
1、难忘的“第一次”(P18)
说清“第一次”的经过,说说当时自己的真实感受或得到的启示,也可以说说现在对当时的“第一次”的看法。
2、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民风民俗(P41)
抓住特点,讲清内容,耐心解答同学的提问,倾听同学意见。
3、畅谈理想(P63)
先列一个简单的提纲,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畅谈。讲完后再讨论:现在应该怎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4、如何学会生存(P95)
先说说由“学会生存”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再说说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还可以了解别人是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和同学交流: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如何应对?
5、《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辩论会(P118)
先各人表明自己的观点,分为正方与反方,辩论前搜集资料,讨论如何反驳,辩论时,举例说明,条理清楚,主持人总结。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1到6年级的口语交际 Microsoft Word 文档【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