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新版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 篇一【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工作探索
一个好的高中班主任能够带好一个班,能够对一个班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为社会培养一个班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好高中班主任不容易,学生进入了高中以后,由于其身心迅速发展,进入青年初期的学生的独立心理、批评心理、逆反心理增强,他们处在情感上不成熟的过渡期,总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他们不再以老师为中心,不再绝对服从教师的命令,你也不可能再像初中那样对他们哄哄吓吓就可以了。他们中有的人情绪不稳定,多变化,不易控制,可以说软硬不吃;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向老师闭上心扉,这给高中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作为一位年轻班主任,我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了一些比较有效方法和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规范班级制度,权力下放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我觉得现代社会将儒法结合,既讲民主又有法制,是很值得推崇的。治理国家如此,管理班级也应该是民主与法制的结合。明白了这一点,我在培养班级民主气氛的同时,制定了详细的班规,使班级管理有据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是需要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感到班主任工作轻松了许多。当然我班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在暑假,当我得知将要做班主任时,就找了一些文章看,在开学前夕,初步制定了一些管理的要求。整个一学期中,我一旦发现好的方法,便付诸实践,前前后后宣布了好些班规,但因为是不成文的,有时会出现法度不一的混乱情况。因此,我一直在考虑将这些规定用文字进行规范化。后来,我挤时间打了草稿;其次,新学期一开学,我就主持全班讨论,经反复修改,将班规规范成文,制定出了详细的班规,并且自己打印出来,督促学生遵规执行。我们班除了班委及课代表,每组设有组长、副组长,每天有值日生值日,并从每组选出一位值周班长。组长管全盘并负责收作业;副组长主要负责登记日常作业、纪律加减分情况,每周末在班会汇报一次,并负责量化考核;值日生、值周班长的职责在班规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因为管理规范,我班基本达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目的。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调动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充分条件。整个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我还有一点最大的体会,就是所有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每周班会先由学生自己总结上一周班级的情况,然后由我总结。凡有班级问题需要讨论时,鼓励每一位同学发表见解等等。
二、注重培养学生骨干,打造得力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是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干部,善于发掘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热心为班级服务、集体荣誉心强和有吃苦耐劳精神的学生,组建合理的班干部队伍。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干部竞选活动。在岗位设置上,要明确班干部职责与分工,各司其职, 各尽其责, 引导建立团结协作的班级工作氛围。在班级活动开展上,班主任既要大胆放手让班干部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还要在平时加强指导,不断提升班干部的思想觉悟和工作水平,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一支团结协作的班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工作做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三、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我接手过一个高一的班级,班内学风很浓,凝聚力强,学生都有较远大的理想,可是“傲”气很重,都看重“大事”,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学们还在班会上倡议班会之后班内成立一志愿团,定期为学校、社会做好事,产生很好的效果。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高中阶段的班主任工作是一件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行研究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身为一名高中班主任,我们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当任劳任怨,踏踏实实的做事业,不可拘泥于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而是根据班级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情况,努力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 篇二根据《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的精神,以及宁波市教育局〔2005〕37号文件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希认真贯彻执行。
一、统一思想,高度认识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班主任素质高低及其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素质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由于社会形势和教育对象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班主任工作比以前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班主任所担负的责任也更加重大。各校应高度认识到班主任在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的紧迫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切实关心班主任的工作和生活,努力为班主任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学校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1、建立健全班主任任职资格制度,进一步提升班主任队伍的层次。
各校要选拔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乐于并善于做学生工作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要建立健全班主任任职资格制度,班主任的任职资格一般应在学校党政联席会议上确定。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原则上须有一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采用助理班主任形式进行培养,其工作表现作为定级转正考核的重要依据。对未担任班主任的青年教师应采取担任助理班主任 ……此处隐藏9182个字……接。
班主任的生命价值:成就岗位人生
一种经过反复调试的程序,会形成一种持久的惯性;一种经文化浸染的习惯,会使我们获得可以终生享用的财富。所以,班主任应该思考如何成就自己的岗位人生。
笔者认为,班主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成就自己的岗位人生。
――在理念建构中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与教育追求。如果我没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就可能在实践中游移、徘徊,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归属和追求目标。在几年的实践中,我把生命教育作为我教育理念建构的关键词,并发表了《教育的生命意蕴》、《打动生命让学校成为吸引人的地方》等文章,初步形成了我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框架。
――在自主发展中形成自己的专业成长方式。选择自主发展之路意味着自己要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选择自主发展的我经常有这样的感觉――走着走着,什么都忘记了,什么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是澄澈透亮,做了蠢事、错事的自己不见了,那个患得患失的现代人消失了,只有一颗感动得无以复加的心。这几年,我不断地分析自己的发展现状,确定自己的成长目标,以自己特有的专业成长方式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在经典阅读中形成自己的教育对话方式。阅读经典,无异于与人类顶尖级的智慧群体对话。走进这种开放性的对话中,我的眼前出现了无数的崇山峻岭,我在高高低低中跋涉向前。这是一种无限艰辛、无比悲壮、无比舒畅的体验。
――在理论探讨中形成自己的教育存在方式。如果我拥有了理论话语权,就获得了真正的专业尊严。有了有尊严的专业生活,才有真正的幸福可言。尤其是在理论探讨的过程中,我不断提升理性思维的能力,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育存在方式。
――在反思提升中形成自己的教育行走方式。通过反思,我在问题发现中求超越,从事实梳理中求真意,在行动改善中求发展。
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 篇五关键词:中小学班主任;班主任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www.√2095-1183(2012)08-0048-04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承担着“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使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对班主任的重视,体现了国家“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然而,长久以来,我国的中小学班主任都处在一种“业余”“兼职”的状态,既缺乏专业尊严,任命随意,又工作时间长、负荷重、压力大、报酬低。为改变这种不利状态,一大批班主任及班主任研究专家提出了“班主任专业化”理念,并开始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班主任专业化已经有规可循,有发展的路径,并且深入人心。
一、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探索回顾
(一)学术界对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的研探历程
学术界对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的讨论从发起至今,已整整经历了十年,从网上、杂志上搜索,相关研究论文逾万篇。
2002年10月,在天津市举行的全国第十一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上,首都师范大学王海燕教授在大会上首次提出“班主任专业化”理念。
2003年11月,全国第十二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在广西柳州举行,“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成了会议主题,柳州市的“班主任专业化”实践受到广泛关注。
2004年8月,《人民教育》15-16期以合刊形式,推出了“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专辑,较为明确地阐述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要点,总结了柳州市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经验。
2005年4月,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要把班主任由教书的“副业”变为育人的“主业”,他认为,实现班主任从“副业”转变为“主业”的必由之路,就是班主任专业化。
2005年7月,全国第一个以班主任研究为主题的“班主任研究资料中心”在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正式挂牌成立,中心收集了目前能见到的各类研究班主任工作书籍及大量的图片资料。
2008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班主任专业化论纲》,本书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黄正平研究员著,该书较为系统、辩证地论证了班主任专业化的丰富内涵,并提出了很多值得重视的内容、观点和意见。
2010年,中国教育学会将“班主任专业化”作为“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立项,在“十二五”期间将自动顺延。这是全国首个“班主任专业化”专项研究课题,由《人民教育》管理室主任任小艾担任课题组长,魏书生、李镇西等是课题组成员,全国近两百所知名中小学和七个区域性实验单位参与课题研究。
2010年4月,《人民教育》创刊60周年系列丛书之一的《班主任专业化指南》出版,对“班主任专业化”进行了深度解读和全面剖析,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对班主任转变教育观念,提升专业素养具有指导意义。
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班主任专业化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同时也促进了班主任工作实践与研究的科学开展;而班主任工作也逐渐从教育学、学校管理学中分化出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一门学科,并逐步成为师范生及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
(二)教育部门、中小学校班主任专业化改革实践回顾
全国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以不同形式实践着、推动着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其中,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是以广西柳州市的实践为发端。
2003年3月,全国第一所“班主任专业化实验学校”,在广西柳州市公园路小学诞生。
2004年,广西柳州以部分小学为“班主任专业化”课题研究基地,进行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2005年1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班主任研究中心和全国班集体建设研究中心合作开办了第一期“班主任专业化研修班”,开创了全国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的先河。
2006年8月,教育部了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
2007年7月,广东省教育厅举办首届全省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以“专业能力”为题,突出“专业”理念,推动各中小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培养。
2008年,北京市建立“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以工作室项目的方式,总结优秀班主任成功的经验,提炼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发挥优秀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班主任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
一些行之有效、推动有力的方式和措施,在全国各地各学校创造、发展和完善,这些实践对国内班主任专业化理论的深化与实践路径的进一步探寻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班主任专业化研究与实践取得的喜人成绩
(一)极大地丰富了“班主任专业化”理念的内涵
班主任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职业专业化的重要内容。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教授是第一个对“班主任专业化”进行理论界定的研究者,他提出的“班主任要做学生精神成长的引领者”的论断,言简意赅地指出了班主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一提法,得到了任小艾等班主任研究专家的认可。班教授“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是持续发展的过程”等理论,也得到了专家和学者们的普遍认同。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新版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