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农业技术推广毕业论文精品多篇

时间:2025-02-24 08:53:56
农业技术推广毕业论文精品多篇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毕业论文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 篇一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对于农业进步来说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对农业技术有很高的了解,掌握农业技术推广的方法,才能有效的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

农业技术推广受到技术和方法的制约,也受到经济水平和社会条,我国农业的巨大进步离不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业技术促进了我国农业产量的提高、产品品质的完善和劳动效率的提高。

农业技术不断的被认可和应用之后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农业技术推广成为了连接技术与技术应用之间的重要手段。我国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成立了专门的政府组织,根据农业产品的分类、种植、方法等形成农业推广体系。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中,农业技术推广也有着重大的改变。

技术的多样性、专业性、简便性等让推广方法更加的丰富。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应该对推广的形式进行研究,分析推广中遇到的问题,探讨如何提高推广效率的组织方法。

1、农业推广的形式

农业推广在我国农业进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农业技术推广中形成了很多有效的推广方法。现有的推广形式中,商业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农业技术推广,帮扶性农业技术推广和科研型农业技术推广等有很多的推广体系。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推广形式在不断的涌现,这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几种农业推广形式进行论述,研究其推广的意义。

1.1、商业性农业技术推广

以产品销售或者产品收购为目的的农业推广模式。推广工作的开展需要与其他农业服务相关联。这种技术推广的主要目标是现代化产品,对技术开发、技术传播、市场销售的能力都要求比较高。

销售的方式,一般是由专业公司来研究、推广和投入,为农民提供相关的市场信息,让农民了解到产品的具体技术,最终把产品发放到农民手中。

产品的推广过程中,推广人员应该以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夸大产品功能只能是误导农民购买,在产品的推广方面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才能预防此现象的发生。

1.2、项目专项农业技术推广

是根据专题项目合作开展的推广模式。在特定的区域内,组织相关的单位根据影响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展,目的是促进当地农民生产发展的一种推广。这种推广的主要推动还需要政府的扶持,各级政府是推动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帮助农民进行生产的新方法。其推广的意义有可能改变农业生产的格局。让农业项目得到国家的重视,进行全面的开展农户推广服务。

1.3、帮扶性农业技术推广

扶贫一直是我国政府提倡的重要任务。帮扶性农业技术推广是政府、机关、企业等共同扶贫的任务。在扶贫的过程中一般都包括技术支持,请专家来对先进的技术进行讲解。这种方式虽然比较陈旧,但是对于农民来说非常有利。在对农业技术推广时,给贫困单位一些资金支持,让农业技术推广更有效果。但是这种推广方式也存在着缺点,很多时候没有对扶贫单位进行细致的了解,盲目地进行资金支持,提供给农民技术支持,但是农民的认识程度不够,投资的新技术也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先进的技术却没有实用性。

1.4、科研型农业技术推广

这种推广模式主要是指单位以及其研究成果紧密连接。在生产中不断研究,进行实践,最终完善技术。许多的研究人员和机构主动地寻求技术推广,推广的对象要求有一定的技术,如果没有较高的技术能力,需要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能获得技术。其推广的主要特点就是需要技术新,专业性强。参与者需要有意愿去了解专业知识,接受技能培训。但是在科研型农业技术推广时,还是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推广的对象大部分都是农民,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就需要有更多的耐心,才能培养出专业的、实用性的人才。该推广模式是很多农业技术的重要来源。很多学校和科研机构都在不断的研发自己的农业产品,在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开始对其产品进行推广。

2、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及意义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仅仅的形成简单的技术管理,而是建立生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下,形成经济、社会和生态相统一的农业环境。推广机构的建立需要让农民了解到如何使用生态资源,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的生态资源,来保持农村的生态平衡。

目前,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和发展,为了加快农业技术推广,需要打破传统的技术推广体系的禁锢,建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目标。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不断提升现代农业技术,用新的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培养出新型的农业人才,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才能够不断的提高我国的农业实力。很多国家的重要政治力量就是农民,国家成立农业组织也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为农民服务。

在农业推广体系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为农户家庭经营服务,为农户增加收入,关心农民的经济利益。对于推广体系来说,能为农民创造利益,维护农民权益,表明了农业推广的意义。

结束语

农业技术推广是需要不断发展,和不断深入研究的过程。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能力,建设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服务队伍,不仅仅是把技术放在首要的位置上,而是根据农户的实际情况将推广技术放到农户的手中,让农户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推广信息,定期为农民进行技术推广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通过政策的扶持以及项目的推挤,不断的为农民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向农民提供技术服务,满足农民的农业技术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洪军。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形式与方法[J]。吉林农业。2014(23):26.

[2]李俏,王建华,张波。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社会化:衍生逻辑与推进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7-13.

[3]贾磊。面向农民的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分析――以交易成本理论为视域[J]。怀化学院学报。2013(07):40-41.

[4]朱烨,吴贤荣,张俊飚。基层农技人员对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价值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4(18):31-35.

[5]张文明,刘飞翔。综合农协对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的作用[J]。福建农业学报。2014(11):1146-1149.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 篇二

摘要: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粮食问题始终是制约发展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水稻是我国百姓食用量最大的农作物,如何用较少的面积生产出数量较多、质量好的粮食,是农业的发展现阶段的重点。现如今,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农业的技术推广,用新技术栽培水稻,是促进水稻种植,提高产量的根本对策。从农业的 ……此处隐藏2908个字……产出的检测标准的完善投入,产出和市场的对接服务支出,以及相应的政府管理体系的投入。此项主要用剩余法算得,同时随物价做相应调整。

(二)初始模型假定

Y = C0 + C1X1 + C2X2 + C3X3 + C4X4 + C5X5 + e 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初始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如下图:

该模型R2=0.9742,2=0.9625可决系数很高,F检验83.147,明显显著,但 X1、X3的系数为负,与预期相反,且系数的t检验不显著,这表明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三)模型检验:

算得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得下列矩阵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确实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四)模型修正

1、现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模型优化,筛选最佳模型(表中列出了所有回归模型,其中一元回归模型只取了Y关于X2的模型,括号内为t值):

根据以下标准:

I 系数符合经济意义,不能为负

II 所有解释变量全部显著

III 可决系数要高,此模型中要大于0.93

筛选得模型2,3,7,9符合。

2、对2,3,7,9模进行自相关性检验(DW检验)

DW3=0.809 < DL=1.015

DW9=0.89 < DL

以上两个模型明显存在正相关,排除。

剩下的2,7模型的自相关性均无法判断,DW介于DU和DL之间。

3、对2,7进行异方差检验(White检验)

结果如下:

模型2

R2 = 0.256431,P = 0.597552

模型7

R2 = 0.402251,P = 0.271913

可以看出两个模型均不存在异方差,但考虑到P值越小越好,综合分析,认为模型2更优。

4、最优模型

Y = -2.544551 + 23.38843X1 + 39.75376X2

t值 (8.322649) (8.802230)

R2 = 0.97,2 = 0.967

5、模型分析:

模拟程度分析:由模拟结果可知,最终模型的模拟结果比较满意,拟合度较高,说明最终模型预测效果较好。

经济意义分析:

从预测结果看,基本建设支出每增加1个单位,生态农业产值增加23.39单位,人力资本水平每增加1,产值增加39.75,显然,基建和人力资本对产值有重要的影响。

三、引申

从统计数据的过程来看,现在还很少有具体的关于生态农业直接的数据,这也增加了数据获得的困难,好在该调查地区较小,人口相对较少,作者对此地区又非常熟悉,所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从Y值来看,生态农业产值逐年增加,比率不断上升,说明生态农业正逐步推广,但从相对值上看,生态农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此地区的模拟回归方程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还不够,规模不够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不足,所占比率不高,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动力还有待进一步体现。同时,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业的推广,学习渠道和培训机会的稀缺更使得推广难上加难。

虽然模型方程中未体现其他三种因素,但并不代表其次要性。从以下图示可看出

生态科技投入正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只是该地区每年的投入资金相对较少,但可喜的是,每年的增长率正不断上升,可预见以后的10到20年定能成为主要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力量。由于生态农业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时间性,在此地区是根本因素的,不一定是其他地区的根本因素。而且按照目前的情况,以上两点是关键,但随着生态农业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其他因素就很可能成为关键,所以更需要那些关注生态农业发展的人能够实证分析,给予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这也是本文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希望激发更多对生态农业的量化研究,创新出更优的计量模型。

在生态农业的推广中,建立一个良好的的融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从主体上看政府作为基本建设支出的主体,加大农民真正所需的基本设施的投入力度,建立一系列的监督机制,确保资本的有效率,但政府每年的财政支出是有限的,所要投入的领域又是相对无限的。我们不能依靠政府来解决所有的事;所以可以借助市场经济的强大力量让企业进入生态农业领域,这就需要政策上的倾斜,真正形成农业产业化,打造农产品的知名品牌,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生态产品的监测标准,定期通过媒体发布检测排名;另一方面作为生态农业的主体农民,可以通过生态农业贷款优惠以及自有资金的保险制度来扩大融资渠道;最后要建立健全有关融资的法律法规,减少融资漏洞。

对于农村的人力资本问题,一方面可以对农民再教育,但很显然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农村情况,识字率,时间精力以及兴趣,都导致农民进行传统学习的机会成本过高;因此需要创新农民的教育模式,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但培训方式还有待斟酌。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和笔者的生活经历,典型的示范效应在农村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增加农村现存的人力资本,可以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大学生回到家乡发展,为农村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还可以通过大学教育的侧重,用巧妙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

参考文献:

[1]齐英。安阳市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生态农业,2004

[2]王利群。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素质,构建新农村人才支撑[J]。农业与科技,2011.6

[3]陈学军,周华雯。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研究[J]。广西教育,2010.6

[4]张燕。对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1.2

[5]张燕。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制度路径[J]。晋阳学刊,2010.6

[6]王坚,陈润洋。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战略与城乡可持续发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5

[7]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J]。资源科学,2010.6

[8]李金才,张士功,邱建军,任天志。我国生态农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初探[J]。农业科技管理,2006.12

[9]徐岩。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3.3

[10]刘亚菲。江西省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1

[11]王金爽,杨玉明,赵丽丽。盘锦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农业经济

[12]唐芳。河南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分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13]漆雁斌,陈卫洪。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J]。农村经济,2010年第2期

猜你喜欢: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农业技术推广毕业论文精品多篇范文。

《农业技术推广毕业论文精品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