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教案

时间:2024-12-13 03:17: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教案

授课时间

2021年月 日 星期 第节课

章节名称

导 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及其理论成果;认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自觉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分析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教学难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式、案例式、讨论式等

课程资源准备

教材、多媒体、PPT

主要内容、逻辑结构与教学建议

导论部分主要讲授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本部分内容主要回答了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哪些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本课程开设目的、教材的主线和结构,以及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和方法。

导论教学应牢牢遵循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在全面梳理和准确阐释历史脉络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注重讲清楚“为什么”的问题,领会和掌握“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要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线,讲授“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等问题。难点在于如何让青年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大理论成果,了解这几大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通过系统的理论阐释,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只有实现中国化,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才能体现其科学性和生命力,彰显其强大力量。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依据导论部分的教学内容与逻辑结构,建议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

教学中需要讲清楚的基本问题

1.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中华民族这个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民族,经历了从辉煌到苦难的巨大落差。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的仁人志士进行了积极尝试,试图找到救国道路,中华大地上先后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可歌可泣的斗争。一时间,各种思潮竞相发声,包括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无论哪一种思潮,哪一种主义,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改变中国的命运。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让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的这句话不仅是对历史的客观描述,更表达出了拨开云雾见日月、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马克思主义自东面的日本、北面的俄国、西面的法国传入中国,李大钊、陈独秀等人成为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识分子。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掀开了中国革命新的一页。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从此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是指这是符合客观历史进程的选择,是中国走向独立自主、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人民的选择是指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发挥主体能动性、在救国救民道路上进行的主动的抉择。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个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不能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作为实践的理论,在指导中国实践的过程中就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历史上,有的人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标榜他们代表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而且以共产国际决议的名义,企图完全照搬苏联经验,结果让中国革命遭遇重大挫折,几乎陷入绝境。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实际领导地位。之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坚决纠正“左”倾错误,注重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合乎中国实际的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历经血与火的洗礼后提出的。之所以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绝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并没有否定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理论创造是为了服务于现实,是为了解决和回应现实难题。只有实现中国化,真正运用其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彰显这一理论的强大力量。今天,我们也绝对不能只是固守马克思主义中某个方面的原理或者某句话、某个观点,更不能单纯以经典文本来评判现实。如果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上生搬硬套,理论脱离实际,必然会陷入教条主义,造成理论上的停滞和实践上的重大失误。马克思主义要结合中国现实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 ……此处隐藏2708个字……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这是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历史性贡献,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起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同确立为国家指导思想。

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起,都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是不能割裂的。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它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着重思考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最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6.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要求和方法

一是掌握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遵循,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性。学好这门课,要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思想精髓、精神实质,深刻认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不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奋斗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牢理论基础。

二是培养理论思维。理论性、思想性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突出特征,学习这门课,既要全面掌握基本理论,还要学习把握理论背后的思想,思想之中的战略,以及战略之中蕴含的智慧,从而得到思想的启迪、战略的启蒙和智慧的启示。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拓展国际视野,带着思考学,带着问题学,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国情、着眼于中国的客观实际,是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好这门课,不能脱离中国实际,而是要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既向书本学习,又向实践学习。要紧密联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紧密结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际,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把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知与行有机统一起来,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